VERTU官网

耳机

2024年耳机界“王炸”来袭!钻石耳机颠覆你的耳朵!

耳机市场竞争激烈,从有线到无线,从入耳到挂耳,各家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想要找到一款既舒适又好听的耳机并不容易。而最近,奢侈品手机品牌VERTU发布的新品OWS耳机VERTU CRUSH心动系列AI钻石耳机,则凭借其奢华用料与AI功能颠覆了原有的耳机市场,让人眼前一亮!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耳机界新宠:不止是耳机,更是耳饰 VERTU CRUSH钻石耳机,不仅是一款高性能的听觉设备,更是一件精致的珠宝艺术品。其镶嵌的146颗钻石均采用圆形明亮式切割,手工钉镶,每一个角度都流光溢彩,让您在任何场合都成为焦点。 除了高定钻石款之外,VERTU还特别推出了富贵显赫的黄金款,以及前卫先锋的黑金款。 ● VERTU黄金款耳机:采用K金工艺雕刻简约V型线条,演绎经典造型,黄金的闪耀照亮财运滚滚而来,令人心动。 ● VERTU黑金款耳机:以经典原钢致敬未来,珠宝级电镀工艺打造出强烈的金属感。这不仅是科技爱好者的专属电子穿戴,更是时尚潮人的必备单品。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功能升级,体验至上 除了外观上的奢华惊艳,VERTU CRUSH心动系列钻石耳机在功能上也实现了全面升级。 ● 内置高通芯片与15.4mm大口径扬声器:带来环绕立体声的听觉盛宴,每个音符都清晰可闻。 ● 开放式音响设计:保留了环境音感知,让您在沉浸音乐的同时,也能安全感知周围环境。 ● 独家“AI自适应算法补偿”通话降噪专利技术:即便身处闹市,也能保证通话清晰无干扰。 ● 单只10克的超轻重量:不会给耳朵带来任何负担,弧形设计与耳骨轮廓契合,同时佩戴眼镜也不会对耳朵造成负担。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剧烈运动,都能带来稳固且舒适的佩戴体验。 ● 10小时的畅听续航:从早上出门到下班回家耳边的音乐都不会终止。电量耗尽时,充电15分钟即可畅听1小时,满足全天候的音乐需求。

阅读更多 »
耳机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遇见VERTU CRUSH心动系列!

耳机音质排行榜,是每个音乐爱好者都绕不开的话题。毕竟,谁不希望用最优质的声音,去享受最动听的音乐呢? 近年来,耳机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从传统的入耳式到潮流的开放式,从注重音质的HIFI耳机到主打降噪的蓝牙耳机,各种类型的耳机层出不穷,让选择变得越来越困难。 那么,2024年,哪些耳机才是音质的巅峰之作?哪些耳机能带给你最极致的听觉享受?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最新的耳机音质排行榜,并为你揭秘一款颠覆耳机市场的全新力作——VERTU CRUSH心动系列!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耳机音质的差异,我们根据不同类型耳机的特点,将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耳机品牌 特点 价格 HIFI耳机 森海塞尔、拜亚动力、铁三角、索尼 注重音质还原,细节表现力强,适合发烧友 ¥1000以上 降噪耳机 索尼、Bose、苹果、华为 拥有强大的降噪能力,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 ¥1000-¥3000 真无线耳机 索尼、苹果、三星、华为

阅读更多 »
耳机

OWS 和 TWS 耳机对比:哪款更适合你?

你是否还在为选择入耳式还是开放式耳机而纠结? 🎧 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是很多人的首选。但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不适,而且会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开放式耳机,则以舒适度和安全性著称,它不入耳,佩戴更舒适,还能感知周围环境,更适合运动和日常使用。 那么,究竟哪种耳机更适合你呢? 🤔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入耳式和开放式耳机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耳机。     一、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 入耳式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将耳机塞入耳道,通过密封性来阻隔外界噪音,从而提供更好的音质体验。 入耳式耳机的优点: ● 隔音效果好: 由于耳塞直接接触耳道,可以有效地阻隔外界噪音,让用户更加专注于音乐。 ● 音质更清晰: 密封的耳道可以减少声音的泄漏,使音质更加聚焦和准确,尤其是低音表现更出色。 ● 种类丰富: 入耳式耳机种类繁多,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入耳式耳机的缺点: ● 佩戴不舒适: 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胀痛、耳垢堆积等问题,影响使用体验。 ● 不安全: 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无法及时听到周围的警示声。 ● 容易丢失: 由于体积小巧,入耳式耳机容易丢失,特别是运动时容易掉落。 二、开放式耳机:舒适度和安全性更佳 开放式耳机,指的是不入耳佩戴的耳机,它通常采用骨传导、耳夹、挂耳等设计,让声音通过骨骼或空气传导到耳朵,不会完全阻隔外界声音。 开放式耳机的优点: ● 佩戴舒适: 不入耳的设计,减少了对耳道的压迫,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

阅读更多 »

不是所有的Web3项目都需要完全去中心化

2841c59a-353f-44fd-bb5a-5673ee3c113d.gif

以往的企业治理中,人们只能在适当的许可下做出贡献,通常是通过就业。对于Web3中诞生的一些加密原生项目,让人们开始关注到去中心化治理,这使得任何人能在非许可的情况下做出贡献,这也将比那些单独为快速反应而构建的项目产生更持久、更有价值的结果。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去中心化,那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去中心化程度,以及在执行复杂性方面做出怎样的权衡呢?

初创公司常常痴迷于如何实现产品与市场以及和商业模式的契合,但他们却很少讨论业务与企业治理之间的关系。而Web3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这个以前被忽视的概念的关注,即某些治理模型可能只更适合于特定的项目。

pexels-mikael-blomkvist-6476260.jpg

对于非加密原生项目而言,选择正确的治理模型相对简单,需要作出怎样的权衡基本上是众所周知的。

即使是非专家也可以回答出一个项目是否会受益于公共或私人治理,以及营利性或非营利性。而对于加密原生项目,决策则更加复杂,因为他们必须考虑一个新的核心: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治理允许任何人在没有获得中央权威许可的情况下做出贡献。

pexels-aleksandar-pasaric-325185(1).png

与以往的企业治理一样,去中心化治理也有不同的权衡。不过与一般看法不同的是,虽然它是一个可以使一些Web3项目受益的工具,但创始人还是应该权衡他们的项目是否真的能从去中心化治理中受益。

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464322.png

未标题-1.png

从历史来看,治理决策往往基于两个考虑因素: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公共治理与私人治理

  • 苹果这样的公共营利性公司有一个分散的股东基础,可以选举一个董事会来管理它;

  • 富达这样的私人营利性公司则拥有更加集中的股东基础,并且历来基本是家族企业;

  • 公立大学和医院等公共非营利实体由董事会管理,其中 50% 以上的董事必须与该组织无关。此外,利润不能分配到组织之外;

pexels-pixabay-259091.jpg

  • 像盖茨基金会这样的私人非营利实体则通常只有有限数量的捐助者,并且不需要外部董事会董事。

这些以往的治理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人们只能在适当的许可下做出贡献,通常是通过就业

除了开源项目(通常不作为正式组织运作)之外,某个人不可能简单地为项目做出贡献。如果想为Apple、Fidelity、大学或盖茨基金会做出贡献(也称为工作),则必须首先认真努力,成为其员工以赢得信任。

pexels-elevate-digital-1647919.jpg

而到了2018年,当MakerDAO决定举行首次公开的MKR投票时,它开始了去中心化治理的实验

从那时起,Web3中一些最著名的项目也采用了去中心化治理,包括 Uniswap(74亿美元)、Compound(5.21亿美元)、Aave(14亿美元)、Curve(41亿美元)和dYdX(20亿美元)。仅这五个项目就占了超过150亿美元的完全稀释市值(截至2022年7月25日),并且还将出现更多有价值的去中心化项目。

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464322.png

未标题-2.png

选择正确的治理模式对创始人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决定,因为合适的治理模式可以作为一种战略优势,将传达有关组织的两个关键信号:

1)承诺

当企业选择治理模型时,它传达了组织的价值观、使命。

试想一下,Facebook Messenger和Signal之间的区别Signal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地位加强了其作为用户至上、隐私保护服务的价值主张,因为很明显它没有别有用心。出于这个原因,许多用户信任并忠于Signal。即使具有同等功能和强大的网络效应,Facebook Messenger无法与Signal竞争的一个维度便是其使命

pexels-pixabay-38544.jpg

2)决策

每个治理模型都有自己的决策框架,该框架决定了谁在每个级别做出决策。

例如,公共组织最终对代表更广泛股东基础的董事会负责,而私人组织则对其大股东负责。在董事会会议上做出的决策往往是高层次的,而按照董事会设定的高层方向执行的战略和战术决策则留给了员工。

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464322.png

未标题-3.png

去中心化是一种独特的治理机制,因为它可以邀请任何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做出贡献

那么,一个组织为什么要在「厨房里雇佣更多平庸的厨师」呢?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框架,去中心化治理同样传达了以下两个关键信息

1)承诺

它表明了与组织的用户社区最大程度地保持一致的愿望。

pexels-fauxels-3184339.jpg

在以往的治理结构中,用户在不成为员工的情况下,最多可以通过在指定渠道提供产品反馈或对特定股东决议进行投票来为项目做出贡献。而去中心化治理则邀请任何人做出贡献,这些项目齐心协力,直接让他们的社区参与到他们的开发内容和方式

2)决策

去中心化治理将决策和执行权移交给各个级别的社区

社区通过对提案进行投票来决定哪些实施哪些更改,它还可以提出建议和执行改进,包括详细的产品改进步骤,否则这些改进将只掌握在员工手中。

pexels-cowomen-2041383.jpg

此外,去中心化治理的情况类似于公共无许可数据库(例如区块链)的情况。尽管后者比集中式治理反应更慢且成本更高,但有一个方面,无许可参与是一种独特的方式,它释放了一个此前不可能的全新价值主张。

另一方面,去中心化治理也受到了不少批评,更多的参与者意味着一个效率更低的组织。这种批评无疑是正确的,一个5人决策者的组织有10个可能的沟通渠道,而一个100人决策者(增加20倍)的组织则可能有4,950个(增加495倍)沟通渠道,与更多的人保持一致将会成倍地增加负担。

这也是为什么在政治上,独裁国家比民主国家会更快地做出决定,而在商业中,私营公司也往往比公共公司更加灵活

pexels-lukas-kloeppel-466685.jpg

而证明去中心化治理合理性的一种方法则是回答以下问题:针对多样化观点进行优化的组织,是否应该与针对快速决策进行优化的组织竞争

对于那些有幸生活在民主国家的人来说,这个类比应该引起共鸣。有时,要优化的核心不是速度或成本,而是广泛的代表性,这样做可以产生比单独为快速反应而构建的项目更持久、更有价值的结果。

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464322.png

未标题-4.png

就像不是每个营利性组织都渴望公开一样,也不是所有的Web3项目都需要完全去中心化

而代表去中心化治理机制战略优势的组织往往是一个个Web3协议协议是可信的中立项目,旨在尽可能长时间地解决用户的相同需求,其有以下三个特点比较突出:

1)可靠性

当产品希望使用一个协议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可靠性

该协议能否可靠地长时间地为我的目的服务?我会对潜在的变化有任何意见吗?对于协议而言,选择去中心化治理表明,它打算最大限度地与那些希望在其之上构建产品的人保持一致,并为这些构建者在协议开发中拥有发言权提供直接途径。

pexels-mikhail-nilov-6963924.jpg

2)产品基本面简单

协议被设计为其他产品可以利用的最基础架构

因此,它们往往具有简单的产品基础。这对于去中心化治理是可取的,在一个基础产品之上增加的额外功能将使决策变得更加复杂。

3)标准化

一个协议的成功是成为具有网络效应的标准

每一个基于协议的增量产品都会使它的价值对下一个产品产生吸引力,而去中心化治理往往也通过在协议中提供产品以说服其他项目加入,从而帮助协议成为标准。

pexels-mohammad-danish-891059.jpg

不过,去中心化也不是一个二元选择,而是具有一个可滑动的尺度。因此,协议应该选择在战略上对他们来说合适的去中心化程度,它会在执行复杂性方面做出明确的权衡,而这可以通过社区决定与预定义(有时是选举)团队的决策级别来完成。

对于一些非协议的Web3项目,则可能会发现去中心化治理没有帮助。作为一个非协议项目,其目标是增长,通过为更多的用户和不同的用例提供额外的产品功能来实现增长。结果,产品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导致最终无法对众多的决策者进行有效管理。

pexels-andrea-piacquadio-3771097.jpg

选择合适的治理机制是任何组织的战略优势,去中心化也不例外。目前,协议代表了利用去中心化治理优势的最佳项目类型。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其中构建在彼此之上的模块化如乐高般的去中心化协议,将与单体应用程序一起存在。而创造这样的世界或许充满了困难,但这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参与实验,由社区与社区之间来构建方案,并最大限度地符合用户的利益。

4.3(12).jpg

本文转载自律动,不代表我司任何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看待。

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7259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