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与阵痛:战争VS和平、灾荒VS丰年、经济危机VS繁荣……即便生活平淡如水,也难免遭受存在主义危机偶然的侵扰。或感性或理智,或愤怒或喜乐,丰盈的情感正是艺术创作最强有力的动因。譬如在罗斯科看似简单的大色块下,激荡情绪暗潮汹涌;波洛克则大开大合,于画布上肆意倾洒。这并非艺术家在逃避或一味发泄,而是寻找治愈的可能性。
图1:马克·罗斯科《Number 22 (Reds)》,布面油画,297×272cm,1957年图2:杰克逊·波洛克《第17号》,漆、瓷漆、纤维板、纸本、铝,56.5×72cm,1979年
11月9日起,BMW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呈现展览“心驰无界”,邀请三位艺术家以“心流感召”和“感知共振”两条路径,开启一段人机和谐的情绪探索之旅。艺术家费俊以情绪数据为驱动,通过交互影像装置作品打造出一个数字情绪剧场;刘昕将人类的交流对象转向了神秘的太空,与卫星展开一段浪漫对话;陈哲则为观众创造了一方由光影与声音交织的感官共振之域。千里之行,从此处启程。
01 科技亦有情
费俊《情绪的复调》,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于黑暗中矗立着一块拱形曲屏,内侧表面流过道道斑斓光纹,在地面的反射下构成一道完整的光环,当中停驻的车仿若自天外黑洞驶来。这并不是能令时光回溯的漩涡,也非连接外太空的甬道,而是由艺术家费俊利用创新纯电动BMW i7灵感科技创作的交互影像装置《情绪的复调》。一如其名,曲屏上流淌的光纹随车内人的情绪而起伏变幻。论起此次创作,费俊表示:“用艺术与科技的碰撞、融合来探讨科技的感性和灵性,一直是我创作的主题之一。本次BMW的委任创作让我有机会将一台车作为体验和展示媒介,来实验人机亲密关系的边界与可能。”
费俊《情绪的复调》,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细数此前BMW与西岸艺博会的两次结缘:2021年,其以“景观意象”主题展览,将品牌自1975年以来与艺术长达半世纪之久的联结呈现于观众眼前;次年,BMW同曹斐、杰夫·昆斯等不同领域的杰出艺术家携手“生成”三个独具风格的艺术空间,突破“车”这一具体物像,展现汽车科技如何融入艺术视域。图1:徐震®《山》,“宝马:景观意象”:“自然哲思”单元,2021年图2:曹斐《量子花园》,“宝马:疾驰象外”,2022年
至今年,品牌将目光聚焦至“情绪体验”,其敏锐而富怀关切地洞悉了当下人们的普遍需求。如今,“发疯文学”大当其道,“精神状态还好吗”被当成问候语时刻挂在人们嘴边。这是一个如此容易产生集体性迷茫的时代,“情绪价值”也由此成为当代人最重视的生活要素之一。
费俊《情绪的复调》,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作品《情绪的复调》为费俊与代数几何数学家许晨阳及心理学家刘正奎合作的系列艺术实验项目之一,车身化作情感交互界面,由方向盘采集体验者的情绪数据,以影像将其呈现,随后实时生成具有逆向引导性的情绪回应影像。“两种既相逆又和谐统一的影像演绎仿若音乐中的‘复调’,在应和之间形成了和声般的心理体验。”艺术家解释道。
费俊《情绪的复调》,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
> 02 向未来演化
对于人类灵性与科技智性交融路径的探索,费俊谈及一种“恐怖谷效应”——当机器和人类的近似程度达到一个阈值时,我们将产生抵触和排斥的情绪反应。如同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主角对人工智能所说的那样:“我感觉到了无尽的孤独,就像是在宇宙中漂浮的一颗星球。”
电影《2001太空漫游》剧照
但对艺术家刘昕而言,技术的演化反而意味着另一种可能——帮助人与社会重新产生联结。作品《NOAA》创作于2020年纽约疫情极严重的时候,被巨大的、有着强烈不确定性的全球事件席卷,她感到自己与世界已完全隔绝。彼时,刘昕开始爬上屋顶,试图捕捉漂浮在太空的卫星“NOAA”。每当它划过头顶,她就能通过接收器捕捉和破译信号,并将之转化为噪波影像和音频,与其产生短暂的交流。
刘昕《NOAA》,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在本次BMW委任创作中,受BMW iDrive操作系统的启示,艺术家对未来出行方式以及人机情感关系展开深入探索,将人机交互体验引入更为深遂的关系语境。卫星信号在无人之地展开一场狂舞,彼此链接、发出讯号,沿着轨迹相互追逐。
黑暗中螺旋光环闪耀着温暖的荧光,背后宽幅电子屏呈现出被可视化的信号影像,伴随阵阵噪波音频,这是卫星对地表人类的低喃絮语。想到光年之遥的距离外,仍有存在看顾着人类群体,刘昕感到断裂的世界重新产生了定位和连接,正慢慢被缝合回一个整体。
刘昕《NOAA》,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如何从当下迈向未来、最终向终极宇宙追寻,是人们不断试图探索的遥远目标,而BMW的先锋豪华设计和灵感科技使人们对未来图景的遐想变得有形可见。正如“航天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摇篮里。”刘昕《NOAA》,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
03驶向何方?
当我们抵达镶于夜幕的繁星所在之处,便可得见艺术家陈哲对纯电时代感官共振的想象在不断地交织演化、绵延至深,幻化为无形的“未来声景”。走入展厅,仿佛闯进一片宇宙星河,悬挂的五个不同尺度和高度的装置兀自漂浮,如被一分为二的星球,光影自侧边的蜿蜒蛇纹倾泻而下,配合五组隐藏于不同方位的声音,在地面划出道道轨迹。作品《途》(Passage)受BMW声浪模拟系统启发,由人声和光影引导观众进入旅途,呈现出一个激发情绪想象力的场域。
陈哲《途》,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
“如何在日常平凡的驾驶体验里,让声音这种最无形又最具有渗透性的媒介赋予驾驶者怀旧且新鲜的情绪体验?正是这个想法点亮了我此次的构思。”陈哲解释道,当人们对平日的导航语音习以为常时,这些句子被AI程序用以假乱真的语气模仿出来,原本具有指令性含义的语言似乎也获得了某种自由。
陈哲《途》,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
“你在夜色中开着闪亮的汽车去往何处?”这是杰克·凯鲁亚克曾经对时代的诘问。转瞬几十载,在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当下,BMW秉承长此以往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创新精神,对此问题做出了回答。
自1975年与艺术结缘、辗转三届西岸艺博会,品牌步履不停,不断探索艺术与科技、人与车和谐有机的生态可能性。如今,展览“心驰无界”正于本届西岸艺博会火热展出,以智能科技带来的超前感知能力展开对未来出行的无限遐思。我们将驶向何处?路在脚下,而未来就在前方。
(文章来源:时尚芭莎艺术)